保罗的告别讲道——张大卫牧师

张大卫牧师通过使徒行传第20章的经文,阐述了保罗从特罗亚出发,经亚朔到达米利都的宣教旅程中所展现的“谦卑与眼泪”的牧会精神。尽管在传扬神的话语时遭遇了无数困难,保罗始终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忠心到底,并且从未失去对众肢体的深切爱心。这种精神正是张大卫牧师要在本段经文中予以强调的。张大卫牧师在解释这段经文时指出,保罗在小亚细亚地区的行程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移动,更蕴含着深层的属灵内涵。在旅途中,保罗遇到那些刚刚接受耶稣基督福音的人,或者已在教会中却仍相当软弱的群体,并以谦卑和奉献亲身作榜样。但最为重要的是,保罗“被圣灵捆绑”而明确地认识并顺服自己必须行走的道路。

在讲解使徒行传20章的背景时,张大卫牧师指出,保罗在这里回顾那些第二次宣教之旅时未曾造访的地区,并探望过去曾播撒福音种子的教会,显明了他那牧养式的关怀之心。保罗让与他同工的人先乘船离开,而自己却坚持走一段漫长的路程步行前往亚朔。对此,张大卫牧师的解读是:保罗可以不必如此辛苦地走路,但他却选择踩在大地上,在创造主上帝面前回顾并默想。这至少是一段四五十公里、加上当时道路状况可能更为艰辛的行程。保罗通过漫长的步行更加谦卑地置身于上帝面前,也重新激发了他对既已建立的教会和尚未听闻福音之人的迫切关怀。

特罗亚到亚朔的步行场景象征性地展现了保罗极其专注的属灵状态与抉择。基于这段经文,张大卫牧师强调,无论是宣教工作还是教会事工,在途中遇到各种障碍时,该如何理解并克服。事奉者有时会陷入孤独,也可能因所付出的劳苦与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而感到心灰意冷。然而,就像保罗怀着顺服神呼召的心,一言不发地走完那段艰辛的路程一样,事奉者同样需要在“路上”的时刻沉淀自我,在神面前检视内心。张大卫牧师非常珍视这种“在路上的默想”,并教导所有事奉者与信徒:比眼前可见的果效更重要的是,将自己交托给圣灵的带领并一步步前行——这才是真正的信心之旅。

随后,保罗在亚朔与同伴会合,一同经过米推利尼、基阿、撒摩等地抵达米利都。路加的笔触在记述这些行程细节时格外细腻、具体。张大卫牧师提到,路加作为医生出身,记录必然十分周密;而且路加用“我们”这一称呼,显示他是与保罗同行的亲历者。使徒行传并非抽象的信仰史或教义汇编,而是发生在实际时间与空间里的鲜活历史与宣教行程。这也提醒教会要珍视每一个重要时刻,铭记并记录下来:宣教士、牧者以及信徒每一天如何在神的护理中行动,这些点滴汇聚成教会历史,并将成为后世活生生的见证。

张大卫牧师解释,保罗之所以“毫不耽搁”地要赶往耶路撒冷,是为了配合犹太人的五旬节。保罗尊重犹太文化中敬虔的传统,守节日不仅是一年一度的仪式,更是与耶路撒冷教会在灵里彼此认同,并带着全心全意参加这神圣节期的信仰表征。由此,张大卫牧师指出,透过保罗对节期的态度,足见信仰群体共同守节与敬拜的重要性。现今许多教会把节期看成“活动”或“节目”,实际上,这些节期对于信徒具有供应灵力、凝聚共同体的宝贵契机。保罗虽决定不断留在以弗所,却在到达米利都后把以弗所教会的长老召来,给予最后的劝勉。这说明保罗并不是不想亲自去教会,而是希望以这种方式集中地分享、对话。

在米利都保罗与长老们会面的场景,是使徒行传中非常重要的一幕。张大卫牧师将其称之为“保罗向以弗所最后的遗言”或“保罗的以弗所讲道”,因为这段简短的言辞中,浓缩了保罗在以弗所事奉时的生命态度、他所传扬的福音核心,以及教会领袖今后应当遵守的原则。对此,张大卫牧师强调,这番讲话是历代教会领袖与信徒必须终生默想的典范。

保罗首先让人回顾他自进入亚西亚以来所过的生活,核心用“凡事谦卑,常常流泪”加以概括。张大卫牧师指出,保罗所提到的这两个关键词,恰恰构成教会服事的原型:谦卑是人面对上帝时的心态,不可自夸或贪图名誉,而是不断地降卑自己顺服神旨。眼泪则是对弟兄姊妹爱的表征。表面上看,保罗即使被石头打也能勇敢再度回来,但他同样拥有与信徒们一起分担软弱、同哭的柔软之爱。张大卫牧师回顾教会历史也指出,真正的领袖总是用谦卑与眼泪来牧养群羊。因此,真正的属灵领导力绝非依靠富于魅力的雄辩或行政才能,而是对上帝极度谦卑、对人能一同流泪、实践爱的品格。

接着,保罗谈及“犹太人暗算”带来的各种试炼,说明传福音之路从来不平坦。严重的逼迫、莫须有的控告、甚至生命危机都随之而来,然而保罗始终忍耐。张大卫牧师在此指出,事奉者必定面对无法回避的“捆锁与患难”。教会历史上也常常遭遇内外的试探与攻击,让传道人或领袖难免感到动摇。但属灵之人会定睛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之上,以忍耐和信心取得胜利。正如保罗在使徒行传20章24节所宣告的,他并不看重性命,只要能完成主耶稣托付的“传扬神恩惠福音”的使命。张大卫牧师将其视为宣教的本质:福音是“神的恩典”之宣告,为其倾注生命也在所不惜,因为它拥有绝对价值。

随后,保罗向以弗所长老们表示:“我在你们中间来往,传扬神的国,但如今你们再也见不到我的面了。”张大卫牧师从中看出了保罗的悲壮决心与属灵洞察。保罗在米利都与长老们会面时,已经预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同时,他也宣告若有人偏离真道,责任不在他,因为他已尽到告诫之责。这一说法对应以西结书33章中守望者的职分:上帝吩咐守望者吹号警告百姓,若警告得当但百姓依旧刚硬拒绝,罪责则落在百姓自己身上;若守望者没有发出警示,导致百姓灭亡,则罪责要由守望者承担。保罗在以弗所三年间极力传讲教训,故此可坦然宣告“在众人之中我清白无愧”。张大卫牧师特别将这点应用在牧者及教会领袖身上:他们必须像保罗一样,明确传讲真理;福音有时对犹太人是绊脚石,对希腊人是愚拙,但不可随意妥协或修饰。若只追求人们的称赞与认可,便无法责备罪恶、呼吁真实悔改。保罗当时坦然地对犹太人和希腊人传讲“悔改归向神,与信靠耶稣基督”,对今时的教会而言也绝对适用。唯有在罪与不义面前回转归向神,人才真正领会福音是生命;这是教会在世上当尽的独一无二的使命。

接下来,保罗对以弗所长老们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他劝诫他们牧养那用神血所买赎的教会。张大卫牧师在此处指出,关于“教会本质”的极其重要定义也随之出现:教会并非人根据个人兴趣或需求所选择参加的社交团体,而是因基督十字架的宝血付了代价、归属于神的群体。因此,监督(长老、牧者)乃是“看顾、巡视”之职分,必须常常警醒,防范群羊落入危险,也要抵挡败坏真理的异端与假教师。张大卫牧师提到,在保罗离开之后,以弗所教会果然受到各种异端思潮的侵扰。因此,他再次提醒当代教会也要谨防形形色色的虚假教导和分裂。

教会内部最危险的情况之一,是保罗所言“凶暴的豺狼”从外部侵入吞吃羊群,但更致命的是内部滋生的错误教导或冲突,让会众陷于混乱。这也是使徒行传之后的初代教会不断面临的挑战。张大卫牧师认为,要抵御这类混乱,就必须时刻顺服圣灵的带领,并且坚守在恩典的道上。教会领袖如此,全体信徒亦当同样谨慎;唯有不断回归福音核心,铭记耶稣所言“施比受更为有福”,才能防范异端与纷争。保罗当年亲手支搭帐棚,自给自足地供应事工费用与同伴生活所需的榜样,正说明教会领袖切勿贪图物质或名望,而要胜过内在的贪欲,全力服事软弱之人。这才是服事的真义。

最后,张大卫牧师总结,这一切教导都在“同跪下祷告”之刻结束。保罗与长老们共同祈祷,尽情流泪的场面,蕴含了他们最后相聚的温暖情谊,也象征着牧者与会众之间的深厚爱与共同信仰。张大卫牧师呼吁教会重拾这种爱:现代社会充斥个人主义与分裂,但只要记得初代教会的模式、并体会基督的心肠,教会就能再度成为那“为彼此流泪、彼此代祷”的火热团契。

由此可见,张大卫牧师指出,使徒行传20章13-38节所记载的保罗之旅、他的劝勉以及与长老间的热切交流,对当今教会与信徒仍具有极大的启示。保罗的人生处处体现谦卑与泪水、悔改与信心、以及对主耶稣基督恩典的见证;我们也应该走同样的属灵道路。主的教会既是用神的血所买赎的团契,教会领袖与信徒都要彼此谦卑、彼此相爱,同时对抗任何违背福音的虚假教导。保罗所走的脚踪,也正是张大卫牧师不断强调的真正教会之路。

在使徒行传20章为中心展开的牧养神学中,张大卫牧师特别指出,保罗所示范的“谦卑与眼泪”以及“对福音传扬的全然投入”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教会最强而有力的支撑。谦卑是人面对神时的态度,眼泪则源于对邻舍的爱;二者结合就产生了真实的福音事工。张大卫牧师观察到,在以弗所教会完全持守这两大要素时,无论遭逢何种风波都不会动摇;但一旦失去,就会渐渐陷入分裂与冲突,最终甚至落入异端的侵扰。那么,今时教会又该如何将这段使徒行传经文活用于现实,并走向何方呢?

第一,张大卫牧师呼吁我们深刻默想保罗所展现的“被圣灵捆绑”之顺服态度。使徒行传20章22节中,保罗说:“看哪,现在我被圣灵催逼,要往耶路撒冷去,那里将要遭遇何事,我并不知道。”被圣灵催逼,意指受到圣灵强力的带领而甘心顺从,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事奉者还是平信徒,都需将日常生活与服事的所有计划建立在圣灵的指引上。许多人会惧怕传福音带来的危险或考验,也可能优先考虑个人安逸与方便。然而像保罗那样被圣灵捆绑,就能在危难中不后退,反倒更加勇敢、更加愿意付出。张大卫牧师提醒,当今教会需要渴慕这股圣灵大能的充满与引领;若教会只满足于已有的制度或物质富足,很快就会陷于惰性。唯有紧紧跟随圣灵的呼召,凡事先向神求问,并敏锐地回应,才能重现初代教会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张大卫牧师重新审视保罗所宣讲的“悔改与信心”。保罗在20章21节宣告,自己向犹太人和希腊人同样见证“悔改归向神,信靠我们主耶稣基督”。悔改与信心构成了福音宣讲的核心架构:悔改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认罪并转向新的方向,而信心则是相信耶稣基督、接受祂的十字架与复活,得着新生命。张大卫牧师指出,当今教会有时会过度强调“信心”而忽略“悔改”,或者将信心简化为个人的主观信念,削弱其与行为和果子的关系。然而,保罗所传的福音总是不避讳地揭示罪,并强调若无真实的悔改,就难以建立稳固的信心。牧者在讲道与教导中,不能因为令人不快就略去悔改的信息。教会若要真正成为教会,信徒就必须持续与根深蒂固的罪性征战,并在经历耶稣基督恩典时,将信心走向完全。

第三,张大卫牧师借保罗对以弗所长老的嘱咐——“圣灵立你们作监督”——来强调当代教会领袖应有的角色。监督(长老、牧者)必须照料教会和群羊,但这不仅是行政管理或礼拜主持;更包括承担属灵守望者的责任,警惕凶暴豺狼和歪曲真理的教训趁虚而入。张大卫牧师强调,欲担当监督之职的人,应先在神话语面前彻底省察自己,存着“牧养主的羊群,而非自己的羊”的敬畏之心。教会若将追求组织规模或财务扩大当作首要目标,而忽视了信徒灵命的看顾,就会招来各种内部分裂和异端之风。保罗曾预告“你们中间也会有人引诱门徒跟从自己”,意即在领袖稍有懈怠之际,就有人会企图在教会内部自立为王、带领信众走向歧途。因此,教会领袖必须时刻警醒,坚守圣经真理。

第四,张大卫牧师从保罗将自己定位成“守望者”并宣告“不亏负任何人的血”的这一场景,探讨教会对世界应当承担的使命。教会既是世人的守望者,就不可只顾自己安逸,必须吹响号角,警示世界。若教会袖手旁观,任凭世人陷于罪恶与堕落,上帝就会质问教会的责任。保罗斩钉截铁地说:“我如今与你们无干了”,因为他把该说的全都说了、该指正的罪也都指出来了;但若他选择沉默不语,就会失职。张大卫牧师提醒今世教会也需效法保罗,坚持福音所高举的生命价值,即便遭到拒绝或嘲弄,也要毫不退缩地宣告,并邀请世人归向基督的恩典之中。

第五,张大卫牧师引用保罗那句“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再度强调教会领袖的金钱观与清贫美德。今日教会往往面对巨大的财务压力和世俗的欲望诱惑。保罗在建造教会时,亲手劳动制造帐棚,不仅维持自己生活,更供养同伴。当时无论是犹太拉比还是希腊哲人,通常都由门徒或资助者提供给养,而保罗却独树一帜。这种做法突出了主耶稣“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谛。张大卫牧师提醒,倘若教会在财务运用或物质追求上陷入“利益”逻辑,或若领袖以教会资源来满足个人私欲,教会就会失去属灵生命力,并受到外界的质疑。因此,秉持知足与俭朴的生活态度,将物质的优先次序完全放在宣教与救济弱者上,才符合圣经原则。

在这一切劝勉的终点,便是爱中合一的交谊。保罗与以弗所长老在海边跪下同心祷告、相拥而泣,正把整段使徒行传20章的记叙推向一种神圣的图景。张大卫牧师认为,教会若想真正活络,不在于办多少活动或怎样追求更“大型化”,而在于牧者与信徒、信徒与信徒彼此是否敞开心扉,一同流泪、一同祈祷。现代教会规模越大,计划与项目越多,但真实而深切的团契交往往往越来越少。其实在初代时期,教会常常以家庭聚会的形式聚餐团契,留意彼此需要并同心祈求、彼此痛哭。如果说保罗能如此深切地对以弗所信徒栽培,以至于他们离别时痛哭送行,正是因为在福音里早已牢牢相系。张大卫牧师也强调,若想真正向世界传递福音,教会内部必须先具备这样的流泪相爱的情怀。若教会内部淡漠无情,又如何能在世人面前活出主的爱?只会被嘲讽是纸上谈兵而已。

综上所述,张大卫牧师指出,使徒行传20章13-38节中保罗对米利都教会的劝勉,堪称教会回归本质、重新武装灵性的一段关键经文。保罗在漫长的宣教旅程中,不畏艰难地传扬福音,以谦卑与眼泪示范牧会精神,又以被圣灵捆绑的顺服与守望者的责任感来概括事奉的真谛。同时,他嘱咐教会领袖对抗假教师、看顾群羊,并坚定扎根于“神恩惠的道”。这些都不仅是给一世纪以弗所教会的嘱托,更是二十一世纪教会必须谨记的教训。

张大卫牧师一再提醒我们,使徒行传并未在第28章真正结束——教会今天仍然是在续写“使徒行传”的过程,继续将福音传播、扩展神国度。所以,我们也应当在保罗与以弗所长老相聚的这幅画面中获得启示,并付诸具体实践。

第一,教会团体必须坚守“以神的话语为中心”。保罗说:“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的,只是把神的旨意全都告诉你们。”神的话并非只有甜言蜜语的安慰,也非恫吓式的权威压力;它能医治灵魂、坚固教会,同时击碎罪恶与不义。因此,无论领袖还是会众,都要天天在神的话语面前省察自己,渴望明白并践行其真意。倘若教会开始更倚重世俗智慧或流行哲学,而忽略圣经真理,就会被保罗在使徒行传20章所提醒的“凶暴豺狼”和“歪曲言论”所撼动。故此,张大卫牧师竭力主张:持守神的话语当成为教会“活的传统”。

第二,切莫因教会内部的某种建制或领导架构已经形成,就满足或自觉安全。以弗所是保罗花了三年心血建立的教会,长老们的属灵程度和管理能力显然都不弱,但保罗在临别劝勉时依旧严肃警告:“我离开之后,必有凶暴豺狼进入你们中间,不爱惜羊群,甚至你们中间也有人起来说悖谬的话,要引诱门徒跟从他们。”可见只要教会有片刻松懈,就可能崩坏。张大卫牧师在此强调,教会必须持续“警醒祷告”和“自我省察”,不可沉溺于自满。哪怕教会对行政事务、各类事工已驾轻就熟,也不能保证其灵性稳固;唯有在上帝面前谦卑屈膝才是最坚固的防护。

第三,重新确认保罗所传讲的“福音本质”。如保罗所说,这是“神恩惠的福音”,并不是以律法重担来压制人,也不是把世俗多元化价值简单包装后冠以“潮流”的信息。乃是指人要离弃罪恶、相信耶稣基督而得救,拥有新生命。张大卫牧师强调,这正是教会之所以为教会、能转化人心、更新世界的力量所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常常会往福音里添附个人或传统、文化因素,将它们都视为“福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造成教会走向分裂与混乱。初代教会在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冲突中,也曾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最后还是回归到“我们得救是因主的恩典”这一真理,并由此保持合一。今日教会也需在圣灵和圣经的带领下,不断省查自己是否仍然守住福音最纯粹的精髓。

第四,教会需要实践“施比受更为有福”,在社会中成为服事的榜样。社会越充斥竞争与自私,教会越应以“分享”与“奉献”来彰显神的爱。保罗亲手制造帐棚,供给宣教经费和同伴生活所需,这对于今世教会领袖依然是极具冲击性的信息。张大卫牧师并不认为所有教会领袖都必须自给自足,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应当有个质问:“我是否真正在意给予多过获取?”教会在使用预算时,也要时时检验是否真地把福音使命和照顾会众需求放在第一位。一旦教会在财务上动机不纯或丧失透明,就很容易被保罗口中“歪曲言论”“凶暴豺狼”所利用,牟取私利。因此,教会必须坚持财务上的清廉,以及必要时刻愿意像保罗那样亲力亲为、毫不惜力地去事奉,为群羊树立榜样。

第五,教会当恢复火热的祷告和彼此相爱的氛围。保罗与以弗所长老们在米利都海边一同跪下祷告、彼此拥抱痛哭的情景,将使徒行传20章整段内容升华。张大卫牧师认为,若要让教会真正地活起来,不是靠宏大的计划或五光十色的活动,而是靠牧者与信徒间的真诚敞开、为彼此的灵魂流泪代求。现代教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因人群庞杂、事务繁多,彼此间的深度交心反而减少。但回顾初代教会,他们在家中团契、彼此关怀并恳切祷告、共同流泪的画面,才是这份纯真信仰的核心。以弗所教会正是因保罗的悉心栽培而与他血脉相连,所以送行时也充满痛哭与不舍。然而这哭泣不是出自个人感性,而是因福音带来的属灵连结。张大卫牧师提醒,如果教会缺失此种相爱之情,便无法真正在世人面前见证主的爱。只会变得空洞乏力,被人认为是徒有虚名。

总而言之,张大卫牧师认为,使徒行传20章13-38节——保罗在米利都给以弗所教会的劝勉——正是教会回归本质、坚定灵性的重要途径。保罗通过长途宣教实践了“毫无保留地传扬福音”“谦卑与眼泪的牧会精神”“被圣灵催逼的顺服”“守望者的责任感”等要素,同时告诫教会领袖必须防范虚假师傅、牧养群羊,尤其要扎根在“神恩惠的道”上。这些都不是只针对一世纪以弗所教会的嘱托,而是二十一世纪教会依然不可或缺的指引。

张大卫牧师反复提醒,使徒行传是“仍在继续书写的书卷”,教会如今正处在使徒行传的延续之中,肩负续写第29章、第30章的象征性责任。换言之,初代教会那份纯粹的信心与共同体精神,必须在我们这世代再度显现,并在先辈所奠定的福音根基上开创崭新历史。要做到这点,保罗所呈现的核心价值——爱与奉献、悔改与信心、顺服与谨守、分享与祷告——都需合而为一地运行。若教会丢失这些原则,无论表面多么“繁荣”,也只是没有心跳的空壳;相反,即使教会外表看似渺小,若这属灵DNA犹存,就能彰显神国度的大能。

最后,张大卫牧师呼吁所有珍爱此段经文的信徒与牧者,都能在现实中“再现”保罗与以弗所长老同跪祷告的画面。正是在他们彼此拥抱痛哭、向神恳求的过程里,教会重新找到复兴之路,体认到“用神的血所买赎”的教会何等尊贵。而这种领悟能让教会真正成为“世上的光与盐”,在世界中挺立。保罗在米利都的“最后讲道”和那“同哭的祷告”,并非只尘封在一世纪,而是一直在今日复苏、唤醒我们的信仰与教会。张大卫牧师坚信,当更多人倾耳聆听这份呼唤,教会必能重获新生,预备主的再来之路。教会不可一刻失去谦卑与眼泪,也不可让对福音的热诚冷却,更要在圣灵的引导下彼此祈祷、彼此造就。保罗在米利都所留下的“最后宣讲”和“共同的眼泪祈祷”,不会止步于第一世纪,而是要持续成为更新我们信仰、引领教会前进的生命之声。张大卫牧师呼吁众人用心聆听,唯有当人们真正回应这呼声,教会才能日益更新,预备迎接主的再来。

Leave a Comment